初次接觸Facebook廣告的操作,可能會被裡面的名詞搞得一頭霧水,到底「行銷活動」、「廣告組合」、「廣告」三個內容有什麼差異?簡單來說,這三部分的內容是組成一個完整廣告的必備條件,行銷活動就是你廣告的最終目的(目標)、廣告組合是指廣告要投放的對象(受眾)、廣告則是廣告呈現的樣子(內容),這樣來理解就簡單許多啦!
目錄
Facebook廣告架構
用一張圖來解釋Facebook的廣告架構,又可以分為三個層級,由高至低分別為:行銷活動 > 廣告組合 > 廣告,1個行銷活動可以包含多個廣告組合或廣告,也就是說1個廣告目標底下,可以設定投放給不同的對象,以及設定不同的投放內容。

行銷活動
建立廣告的第一步:設定行銷活動目標。行銷活動會影響整個廣告最終獲得的成效,因此不同的的成效需求,要拆開設定成多個行銷活動,詳細的廣告目標介紹可以參考這篇 Facebook廣告11種目標。

廣告組合
建立廣告的第二步:選擇廣告要投放的對象。受眾篩選主要可以分為3類:Facebook內建條件、自訂廣告受眾、類似廣告受眾。
- Facebook內建條件:除了基本資料(地區、年齡、性別、語言)之外,也可以篩選用戶的興趣、行為、人口統計資料,Facebook會向你顯示當前篩選條件的潛在觸及人數。

- 自訂廣告受眾:又可分為「自己的來源」跟「Facebook來源」。
(1)自己的來源:可將官網訪客作為受眾(必須先設定好Pixel),或是自行匯入手邊既有的顧客名單資料…等。
(2)Facebook來源:將與粉絲專頁有互動的粉絲作為受眾,例如:曾觀看影片75%的觀眾、與已連動的 IG 企業帳號有互動的人…等。

- 類似廣告受眾:以自訂廣告受眾為基數,擴大受眾範圍。因為自訂廣告受眾的名單通常有限,因此Facebook可以協助你找到與他們相似的用戶,借此開發新客源,規模可從1-10%設定,越小的規模相對來說受眾越精準。
廣告組合裡,除了選擇受眾,也可以設定廣告投放的版位,分別有以下幾種:
- Facebook:版位有手機版與桌面版
- Facebook Messenger:會出現在Messenger訊息欄裡
- Instagram:僅有手機的版位,如貼文、限時動態
- Audience Network(行動版廣告聯播網):在其他應用程式和網站曝光廣告,可觸及使用 Facebook 以外的用戶
廣告
建立廣告的最後一步:設定你要呈現的內容。在這部分首先必須選擇廣告的格式,例如:單圖、影片、輪播、精選集…等,或是你也可以選擇已經發佈/排程在粉絲專頁前台的貼文作為廣告內容。設定好要呈現的素材後,最後就是內文、標題、連結、行動呼籲…相關設定囉!

以上是針對Facebook廣告架構的介紹,但是廣告操作博大精深,理解廣告架構只是操作的第一步,絕對不是只有將三個層級的內容都設定好就可以獲得亮眼的成效,實際設定時還是有很多細節必須注意,包含廣告預算的分配、後續的優化、受眾的細部設定、內容的吸引程度…等,都是影響廣告的重要關鍵,也考驗廣告操手的策略和邏輯是否正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