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營社群平台已經成為踏入零售產業的基本標準配備,粉絲專頁、官方帳號不僅是品牌和消費者互動的工具而已,隨著人們對社群的依賴性日漸增加、使用習慣改變,Facebook、Instagram、LINE這些社群平台,慢慢成為促成雙方交易的重要媒介。
Facebook 創辦人 Mark Zuckerberg早在2010年曾說,社群電商在未來將會爆炸性成長!而Facebook 在 2016 年就開始布局社群電商化,在旗下的Facebook、Instagram新增購物相關功能,將電子商務跟社群平台融合成為「社群電商」,這將影響消費者在線上的購物習慣,並形成一種新的商業模式,民眾開啟購物旅程的第一步將從社群上開始,原先直接透過品牌官網瀏覽商品的行為,逐漸轉變成為透過社群平台搜尋、接觸到感興趣的商品,再進一步完成購買。而社群電商的魅力究竟在哪?透過以下三點優勢向大家分享:
目錄
社群電商的三個優勢
- 投入門檻低
如同上述所說,經營社群平台是零售業者進行數位行銷的起手式,當品牌已經投入在社群平台的經營,要展開社群電商並非難事,最初階的像是從Facebook的商店開始著手,只要在平台上完成相關設定,即可開始您的數位商店。
- 傳播力強
社群的本質即是由一群有共同興趣的人所組成,當你瞄準了對的族群,成功吸引他們的目光,透過社群媒體將更容易達成分享、推薦…等目的,進而影響消費者的購買行為,無論是人們自主性的討論與分享,抑或是網紅發起的團購、直播帶貨,都是透過社群的傳播力,讓品牌或商品在社群上的熱度快速發酵。
- 縮短消費者的購物歷程
由於消費者對社群的黏著度高,並且社群中提供了與消費者的互動和溝通的渠道,例如:透過Chat Bot打造個人化的訊息,再者社群電商有別於傳統電商,可以獲取除了品牌單方面提供的資訊,也能藉由其他用戶得知更多的商品消息和評論,這些因素都有助於加速消費者完成購物。
各式各樣的社群電商
由於社群媒體提供多元的互動方式,因此衍伸出各式各樣創造商機的形式,品牌除了最基本地透過粉絲專頁PO文推廣產品之外,還能以不同管道向消費者伸出觸手,實現導購的終極目標。
Facebook / Instagram商店
在Facebook上展示商品並不是一件難事,Facebook Marketplace是一個類似拍賣中心的功能,人人都可以在這個地方販售商品,不過這裡的賣家大多是以個人名義進行銷售行為;另外也有以品牌為中心的「商店」功能(如圖一),只要在粉絲專頁中就能設定開啟,依照步驟填寫資料並上傳商品,即可向消費者展示產品,在發佈貼文的時候,只要在圖片上標註商品,就會自動連接到Facebook 商店。

Instagram也有相同的功能,品牌的主頁中不僅有商店功能、可以在發佈的照片中新增商品標籤,Instagram現在更將商店功能獨立出來(如圖二),所有用戶不需要透過品牌的商業檔案主頁,也能自行進入這個區塊,看見各式各樣的品牌產品,而這也是廣告投放的版位之一。

在台灣,Facebook和Instagram商店的功能,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增加曝光,用戶點擊商品後,最後還是會連結到官方網站,因此實際的交易過程仍會在品牌的網站上進行;在美國,目前已經開放少數商家試行「直接在商店中進行結帳」的功能,平台會抽取手續費、會記錄消費者的付款資訊,讓社群電商化真正落地實現。
社群媒體廣告
品牌可以透過廣告,在Facebook、Instagram、LINE這些社群媒體主動出擊,找到適合的族群曝光廣告,將消費者吸引至官網瀏覽商品,也能結合聊天室的Chat Bot功能,為消費者打造個人化的對話情境,一步一步引導他們認識你的產品、購買流程,並初步回答簡單的問題,用互動拉近品牌與消費者的距離。
KOL直播帶貨、團購經營
KOL的魅力不容小覷,網紅行銷已經成為電商產業銷售產品的主要方式之一,憑藉著他們自身的名氣或特殊的個人風格擁有大批粉絲,創造出龐大的商機,相同的商品找來不同的網紅來宣傳,可以觸及到不同面向的族群,無論是以直播或開團的形式,相較於品牌自身的宣傳,能獲得更高的信任感,帶來絕佳的宣傳效益。
LINE購物、LINE官方帳號
台灣的LINE用戶高達2100萬,除了日常與親友、同事的訊息溝通之外,也能在上面瀏覽新聞、參與社群、透過「LINE購物」功能搜尋產品、進行消費…等,而LINE官方帳號更成為與消費者緊密接觸的媒介,並融入在他們的生活中,它就像是小型的品牌官網,可以為加入的好友提供各類品牌資訊,透過優惠券、集點卡、抽獎…等不同互動形式,成功拉攏粉絲成為忠實顧客。
上述這些方式,成為電商產業經營顧客、開發商機的重要手段,雖然目前在台灣社群尚未完全走向電商化,社群的定位比較像是消費者接觸品牌、進行購物的前導站,不過隨著社群平台功能的進化,未來社群與電商的連動將會越來越密不可分,因此品牌在社群上必須有更深入長遠的佈局規劃。
如果你喜歡我們的文章,歡迎在下方留下Email訂閱電子報,將不定期收到更多行銷和廣告知識!